Azrael's幸福滋味

Wednesday, September 29, 2004

談福州美食--白粿乾

“白粿乾”的簡體字為“白果干”,害我誤以為它是白果(銀杏)的製成品。後來看了包裝上的文字,才知道白粿乾的主要材料是白米。好像是粘米。

不知道白粿乾在其他中國人聚居的地方是否普遍,我在這兒倒是沒見過餐館賣白粿乾煮成的菜餚,相信吃過的人也不多。據我老媽說,白粿乾是福州特產,是福州人吃的東西。我是不太肯定啦,因為我上網也搜尋不到有關的資料。

平時要買白粿乾也不容易,我上次是在Xtra買,擺在陳列架上的數量也不多,大概沒什麼人買吧。若不是這回包裝上有說明,教人家白粿乾怎麼煮,我可能要再嘗幾次失敗的滋味。

其實,我只買過兩次白粿乾,第一次是幾年前的事情,忘了在哪裡看到有賣白粿乾,便想也不想的買了一包。那時老媽在一旁就直唱反調,說這種白粿乾難吃得要命,咬起來很韌,又沒味道,她小時候外婆常煮,她就是不吃。我倒是沒吃過外婆煮的白粿乾,印象中,在阿嬤家吃過一次,也是怪難吃的,淡淡的沒有滋味。可是,我認為有時候菜餚難吃,不在於食材本身的問題,而是煮的人不懂得食材的特性,白白糟蹋了食物。

像我第一次煮白粿乾吧,就沒人要吃,結果整大碗都倒進垃圾桶裏。問題不出在白粿乾上,而是我自己沒弄懂處理白粿乾的方法,就自作聰明的用自己的方式去料理。第一次買白粿乾回來煮時,以為煮白粿乾和煮麵一樣,把其他配料炒熟,加入湯汁煮開後,才把白粿乾丟進去煮,誰知道煮到湯汁都乾了,白粿乾還是硬梆梆的。加水再煮,煮了一個多鐘頭,只是外層稍為軟了點,裡頭還是半生不熟的。後來老媽才說,煮白粿乾之前,好像是要先浸泡。

這回買的白粿乾,包裝上就說明:在煮之前,要浸泡隔夜;若喜歡口感較軟的,可以浸泡2-3天;若是在冬天,可以浸泡5-7天;浸泡期間,要每天換水;浸泡後,濾乾,爆炒,就可以拿來乾炒或煮湯,鹹甜皆可。

也許是大馬的氣候比較熱,我只浸泡24小時左右,炒出來的白粿乾就已經很軟了。幸好我沒有笨到浸泡一個星期,否則,可能會煮成一鍋麵糊。煮法很簡單,和滑蛋河(廣式河粉)的做法相似,先把白粿乾煎,然後再炒配料,加入湯汁和白粿乾燜煮一會兒,最後勾芡,打入雞蛋,即可。乾煎的時候很容易粘鍋,可能是我濾得不夠乾,有水份的關係。

吃起來口感介於河粉和年糕之間,有點Q,蠻好吃的。若浸泡的時候過長,吃起來可能就沒有那種QQ的口感。我想,拿來煮甜湯,像紅豆沙之類,味道應該也不錯。待下回買白粿乾,再試甜口味的白粿乾是否一樣美味!


找不到白粿乾的圖片,只好隨意塗鴉^o^



這次實驗成功,得到的心得是:每樣食材都會有一種最適合它的料理方法,才能呈現出它最美味之處。用錯了料理的方法,再好的食材,也被你糟蹋。要煮手好菜不難,難的是如何用心去感受烹飪這門藝術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