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菜上桌 之 齋蹄膀
現在的素餐館越開越多,可是,吃過那麼多家素餐館,就是不及小時候吃過的齋菜好吃。
在我小時候,直律街有間小小的佛堂,佛堂住著一位慈祥的老尼,她做的齋菜是最好吃的。她做的齋蹄膀、咖哩菜、糯米捲,還有一種很特別的炸腐竹,我至今仍念念不忘。可惜,她去逝後,就再也吃不到那些好吃的齋菜。待我心情不錯時,會把那一段兒時記憶寫下來。
不只我想念那位慈祥老人家的齋菜,我知道老爸也跟我一樣,上回我就煮了他懷念的齋藥材湯,用面筋、白果、紅棗、香菇、當歸、枸杞等煮成的湯,他說味道很接近老尼姑煮的味道,結果一整鍋湯都是他在喝。我和老媽他們都不喜歡那味道。因為老爸曾經提起過,我知道他想念那湯的味道,我才憑著記憶,嘗試煮出一模一樣的味道。事實上,我好像只喝過一次那道湯。
那道湯我是不喜歡,但齋蹄膀可是我小時候的最愛。所以,我一直就很想嘗試自己做。我曾經參考過食譜做了一次,那時我的廚藝還很爛,為了貪方便,我笨到用微波爐來蒸,結果,齋蹄膀變成燒蹄膀。因為材料中加了不少醬油和糖,所以很快就燒焦了。那次失敗後,就一直沒再嘗試,一來是怕麻煩,蹄膀要用棉繩來綁紮,才會結實,二是要用很多腐竹,萬一做不成,很浪費,三是懶惰,做這道菜很多功夫。
最近,老媽把買回來的豆乾都冰凍起來,她嫌現在的豆乾都軟扒扒的,像豆腐多些,發現冰凍後出現許多坑坑洞的豆乾口感不錯。我們拿來炒菜脯、菜豆,味道不錯,每次都吃光光。那天我邊吃豆乾,就一邊在想,這種口感挺像齋蹄膀的“肉”,若拿來做齋蹄膀,應該行得通。
于是,我又想做實驗了。我把冰凍過的豆乾濾乾水份,一塊豆乾切成粗條狀,一塊切成五塊。煮一鍋水,加入醬油、麻油、味精和糖,放一些切碎的香菇,煮滾後放入豆乾,再煮一會兒,熄火,蓋上鍋蓋,讓豆乾入味。等豆乾涼透,就濾乾湯汁。把豆腐皮用濕布抹去表層的鹽份,攤平,鋪上一片紫菜(做壽司用的那種海苔片),把豆乾放在紫菜上,然後捲起來,要捲得扎實。我找不到棉繩,心生一計,就利用錫箔紙來捲,豆腐皮很薄容易破不好捲,但是包上錫箔紙就不會破,可以用力的把它捲得緊緊的,兩頭像糖果紙一樣的捲起來。接著,就可以拿來蒸了。我記得以前看過的食譜,是說要蒸相當久的時間,蹄膀的餡才會緊合在一起,但我只蒸了15分鐘左右,也沒問題。蒸好後,就可以拿來煎。切成厚片後,再來兩面煎黃,味道會比較好。
原本蒸好後的齋蹄膀是想留到昨天初一老爸吃素,給他當午餐的,但最後還是迫不及待的品嚐成果。這回終於實驗成功,和老尼姑做的齋蹄膀至少有90%相似。後來剩下了一些,我隔天拿來煮酸甜齋蹄膀,味道也很棒。下回要做多些放在冰箱存放,沒有菜時,除了可以煎來吃,還可以拿來變化成紅燒、宮保等菜餚。
材料中的香菇,是我自己增添的材料,我認為加入香菇可以使味道豐富些。這回我沒有翻食譜,只是照著自己的感覺去做,結果反而成功了。所以說,烹飪是挺好玩的事情,變化無窮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<< Home